吴中区摄影作品版权如何查询?
个人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均可进行版权登记。但是,进行版权登记除了需要提交《作品苏州版权登记申请表》、申请人主体资格证明和权利归属证明等文件之外,最重要的是提交申请保护的作品样品。那么,一般作品网上著作权登记如何提交作品样本呢?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一般作品”是指除了计算机软件外的作品,具体包括:
(一)文字作品;(二)口述作品;(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四)美术、建筑作品;(五)摄影作品;(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进行网上著作权登记时,一般都是提交电子版的作品样本,具体内容如下:
(一)一般文字作品(即字数较少10页以内的),提交word格式电子版作品样品;文字超过10页的,除提交电子版作品外,后期还应邮寄打印后的纸质版材料。(二)一般图形作品应提交jpg格式的电子图片;动态图形作品,可先提交gif格式的电子图片,后期再提交刻录有动态图形的光盘。(三)书本/画册作品有电子版的可先提交电子书或电子画册,无电子版的,须在材料清单备注作品样本及内容,后期提交纸质实物。(四)视频短片、电影、电视剧等作品,应提交刻有视频文件的光盘。(五)音乐作品应提交带词的谱,或者不带词的谱。值得注意的是,“谱”属于音乐作品、“谱+词”也属于音乐作品,应提交电子版或者纸质版作品,不需要提交音频文件。另外,单独的词属于文字作品,提交word格式电子版。(六)模型、公仔等,应提交实物照片的六面视图和立体视图的电子图片(一般为jpg格式)。
网上提交这些作品样本,能打印出来的电子文件,申请人应在打印后签字或盖章,然后将扫描件上传至登记系统,或者邮寄打印件至代办机构。
传统出版业如何避免互联网版权纠葛
数字阅读时代的到来,让人们的阅读习惯从纸媒逐渐转移到了互联网平台。对传统出版行业来说,出版合同是出版权的来源,做好出版合同的审核管理,可以避免著作权法律风险,否则容易陷入互联网版权纠葛。
超出合同有效期出版构成侵权
【案例】2003年,盛某与A出版社就涉案作品签订《图书出版合同》。双方约定:合同有效期内,盛某授予A出版社在中国以图书形式出版盛某作品中文文本的专有使用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盛某全权委托A出版社办理该作品的版权转让事宜。双方约定合同自签字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5年。2008年,《图书出版合同》到期,A出版社与盛某未签订新的出版合同,但仍通过某电子商务网站销售电子版图书,并获得相应的分成。法院认为,A出版社在合同到期后仍通过网站销售电子版图书,构成侵权。
【分析】出版者的权利是我国著作权法中的邻接权,以区别于作者享有的著作权。它依托于作者的著作权,又独立于作者的权利之外。作者创作作品是产生出版者权利的前提,一旦获得作者的专有出版权的授权,该项权利可单独受到法律的保护,他人不得出版该作品。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出版者的权利来源于作者的授权,因此出版者与作者签订的授权合同,是出版者权利的全部来源。超出合同范围的使用,构成侵权。出版者应当做好合同的管理工作,保证其专有出版权在合同有效期限内。
仅获得普通许可不能单独起诉
【案例】2005年,杨某与B出版社签订《图书出版合同》,约定在合同有效期内,杨某将其作品的专有出版权授予B出版社。B出版社在此有效期内有权将著作稿以各种形式出版,合同还约定杨某同意并授权B出版社出版、发行合同所涉作品的电子版,并授权B出版社许可第三方出版、发行所涉作品的电子版。合同有效期内,B出版社因某数字图书馆侵权将其告上法院。法院认为,图书出版合同并未约定B出版社获得了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独占许可,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单独就侵权行为提起诉讼,驳回了起诉。
【分析】起诉的原告应当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根据合同,B出版社获得的是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普通许可。只有在获得独占许可的情况下,才能以自己的名义单独就侵权行为提起诉讼;如果B出版社获得排他许可,则可以与著作权人共同起诉,也可以在著作权人不起诉的情况下,自行提起诉讼。本案中,B出版社仅获得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普通许可,必须经权利人明确授权,才能提起诉讼。对出版社来说,取得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是何种形式的许可,应当认真审查,如果一开始签订的是普通许可协议,可以通过补充协议等形式,明确出版社可以单独维权的权利。
获得专有出版权并不当然获得信息网络传播权
【案例】2006年,张某与C出版社签订《图书出版合同》,约定:张某授予C出版社在合同有效期内,在中国大陆以图书形式出版发行其作品中外文本的专有使用权;C出版社一次性付酬一万元;张某不同意C出版社在互联网上发表上述作品;合同有效期至2007年12月30日。2007年6月8日,C出版社与某网络公司签订数字图书合作协议,授权网络公司以电子和网络形式向用户提供包括张某图书在内的合作图书的发行/借阅/展示等各项服务,包括信息网络传播权,制作、复制和销售电子出版物等。张某起诉某网络公司侵权。法院认为C出版社获得的是涉案图书的专有出版权,并未获得信息网络传播权,所以对网络公司辩称获得出版社的授权不予采信。
【分析】信息网络传播权是指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权利。信息网络传播权与专有出版权是两项不同的权利,前者是作者的权利,后者是出版者的权利。获得专有出版权,并不意味着当然获得信息网络传播权。只有在作者明确将信息网络传播权授予出版社时,出版社才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本案中,尽管作者并没有起诉出版社,但也给出版社敲响了警钟,出版社超出合同授权范围许可第三方使用可能构成侵权,而第三方亦可以因出版社的相关行为追究合同责任。
在很多时候,如果我们想要对版权进行登记的话,是可以在版权登记中心进行办理的,如果我们想要查询这个作品是否已经进行了版权登记,或版权登记的作品信息,我们应该在什么地方进行查询呢?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知识,小编整理了“版权登记的作品在哪里查”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版权登记的作品在哪里查?分两种查询:
一、查询申请中的版权作品,其步骤如下:
1、登录进入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在首页找到会员登录系统,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一般由委托代理机构进行办理,代理机构可以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查询。
2、进入登录中心后,在“我的登记”里面查找到您已办理申请的作品版权名称或者是作品版权名称。
3、对于正在办理或者已经办理的计算机软件苏州版权登记或作品著作权登记的条目中,找到“状态”查询按钮。
4、点击“状态”按钮,即可查询到目前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或者作品著作权的状态。
二、查询已经登记拿证的版权信息的查询,可查询自己作品版权的状态和他人作品版权的状态1、登录进入中国版权保护中心进行软件著作权查询。2、在首页找到版权登记大厅,按照您要查询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或者是作品著作权类别进行选择点击。
三、关于版权登记的作品,我们可以查到哪些信息?
1、作品版权可查询到的信息包括:作品名称、作品类别、署名、完成日期、是否发表、首发日期和地点;作品完成形式(单独、合作、委托、职务、其他);作者情况、其他著作权人情况。
2、软件著作权可查询到的信息包括:如软件全称、简称、版本号、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号、开发完成日期、首次发表日期、著作权人等必要的信息。以上就是“版权登记的作品在哪里查”的相关内容,如果我们想要查询这个作品是否进行了版权登记,是可以在中国版权中心官网进行查询的,这个时候需要用到有账号和密码,可以自己进行注册。
软件使用许可合同订立方式的特点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根据中国现行法律体制,软件使用许可合同属于著作权使用许可合同的一种。软件不同于普通作品而具有一定的技术功能,因此软件使用许可合同有其独自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常规订立方式一般大型软件的使用许可合同往往采用常规方式订立,即“要约与承诺”的方式。承诺的法律效力在于一经承诺,合同便宣告成立。承诺的生效在我国采取到达主义,即承诺到达要约人,合同成立。
二、启封合同由于软件应用的广泛性,我们在市场上见到软件产品大多在其包括的封口上,用显著的文字标印有使用许可协议的全部实体条款。如果购买人同意该协议的内容,便可打开该软件包装的封口,启封意味着合同生效。若不同意许可协议中的条款,则可将产品原封退还销售商,销售商应当全部退款。这种直接贴印在软件产品封口合同即被称作“启封合同”。启封合同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合同,在软件销售中常常采用。软件权利人提出合同条款的行为即是要约,而使用人的启封行为即是承诺。类似于格式合同。由于合同法的具体规定存在差异,有的国家不承认这种合同的效力。
三、电子商务软件权利人通过互联网直接将及其文档传给使用人,用人通过网上以电子货币进行支付,省去了专门送货交货的手续。目前已经有不少软件采用这种方式销售或进行版本升级。另外,还有采用网上注册获得软件使用许可的方式。通过网络订立软件使用许可合同将会越来越普遍。
上一篇:昆山音乐作品版权登记代理如何选?
下一篇:太仓音乐著作权形式
最新文章
- 吴中区美术作品著作权代理的潜力[ 2024-10-24 ]
- 深入剖析吴中区影视作品著作权登记办理流程[ 2024-10-24 ]
- 张家港软件著作权代理机构的优选策略[ 2024-10-24 ]
- 虎丘区作品版权登记的深度解析[ 2024-10-24 ]
- 张家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办理的深度剖析[ 2024-10-24 ]
- 相城区音乐作品著作权费用概览[ 2024-1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