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
17732605906

联系我们

  • 苏州康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联系人:王经理
  • 电话:17732605906(微信同步)

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昆山作品版权形式

昆山作品版权形式

作者:苏州康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时间:2023-12-26 08:19:45

受托人和委托人可以自行约定著作权的归属,这一方面是尊重作者也即受托人的意愿,另一方面是为了方便委托人有效的使用作品,但是,双方当事人可以自由约定其归属的仅限于着作财产权,而不包括着作人身权,着作人身权只能属于受托人。通常来说著作权的权利人就是作品的作者,但是也不排除有别的情况,这项权利是需要法律保护的,那么为了让大家能够详细了解如何确定著作权的归属的相关法律问题,下面将由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如何确定著作权的归属1、受托人和委托人可以自行约定著作权的归属,这一方面是尊重作者也即受托人的意愿,另一方面是为了方便委托人有效的使用作品,但是,双方当事人可以自由约定其归属的仅限于着作财产权,而不包括着作人身权,着作人身权只能属于受托人。2、在当事人没有特别约定的情况下,法律规定著作权属于受托人,这是因为受托人接受委托创作完成作品,是委托作品的作者,基于保护作者、鼓励创作的立法目的,在无约定的情况下,著作权应当被赋予受托人,当然,受托人在享有著作权的同时也受到如下的限制:(1)受托人应当按照约定将委托作品提供给委托人使用,委托人有权在约定的范围内使用,如果没有约定使用范围,委托人可以在委托创作的特定目的范围内免费使用,现实中,有些艺术摄影企业为了垄断顾客日后的加印照片生意,借口对顾客的艺术照有著作权,拒绝履行上述义务,扣留照片的底片,对这种行为,顾客可以追究其违约责任。(2)受托人行使著作权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不得妨碍委托人的正当使用。

二、著作权的意义在哪1、著作权是知识产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法律制度,现代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三百多年前源于西方,促进知识的积累与已交流,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经济的发展和个人为社会进步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著作权保护不仅仅能够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时版权产业也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2、著作权调整的范围很广,涉及到调整作者、国家、集体之间的利益问题平衡创作者和使用者的关系。

三、著作权的原则有哪些第一,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的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那么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合作的作品著作权归属,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没有参加创作的人,不能成为合作作者,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体的著作权。第二,汇编作品的著作权归属,汇编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体现独创性的作品,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第三,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明确约定的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同样视听作品的著作权归属,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著作权由制片者享有,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中的剧本、音乐等可以单独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权单独行使其著作权。

变化一:版权诉讼越来越便利随着中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环境下版权保护迎来了新的变化。2018年9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第二条北京、广州、杭州互联网法院集中管辖所在市的辖区内应当由基层人民法院受理的下列第一审案件

(一)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签订或者履行网络购物合同而产生的纠纷;

(二)签订、履行行为均在互联网上完成的网络服务合同纠纷;

(三)签订、履行行为均在互联网上完成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小额借款合同纠纷;

(四)在互联网上首次发表作品的著作权或者邻接权权属纠纷;

(五)在互联网上侵害在线发表或者传播作品的著作权或者邻接权而产生的纠纷;

(六)互联网域名权属、侵权及合同纠纷;

(七)在互联网上侵害他人人身权、财产权等民事权益而产生的纠纷;

(八)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购买的产品,因存在产品缺陷,侵害他人人身、财产权益而产生的产品责任纠纷;

(九)检察机关提起的互联网公益诉讼案件;

(十)因行政机关作出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互联网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管理等行政行为而产生的行政纠纷;

(十一)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的其他互联网民事、行政案件。”无疑,在互联网上侵害著作权的纠纷属于互联网法院管辖,也就是,著作权人可以足不出户实现立案、庭审、执行,极大地降低了版权保护成本。2017年8月18日,杭州互联网法院成立;2018年9月7日,北京互联网法院成立;2018年9月28日,广州互联网法院成立……一家互联网法院,变成三家联网法院,互联网法院之间也存在市场竞争了,三个互联网法院更是推出了“24小时不打烊”服务。

变化二:侵害著作权的取证存证亦得越来越方便、低成本《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当事人对电子数据真实性提出异议的,互联网法院应当结合质证情况,审查判断电子数据生成、收集、存储、传输过程的真实性,并着重审查以下内容:

(一)电子数据生成、收集、存储、传输所依赖的计算机系统等硬件、软件环境是否安全、可靠;

(二)电子数据的生成主体和时间是否明确,表现内容是否清晰、客观、准确;

(三)电子数据的存储、保管介质是否明确,保管方式和手段是否妥当;

(四)电子数据提取和固定的主体、工具和方式是否可靠,提取过程是否可以重现;

(五)电子数据的内容是否存在增加、删除、修改及不完整等情形;

(六)电子数据是否可以通过特定形式得到验证。当事人提交的电子数据,通过电子签名、可信时间戳、哈希值校验、区块链等证据收集、固定和防篡改的技术手段或者通过电子取证存证平台认证,能够证明其真实性的,互联网法院应当确认。当事人可以申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就电子数据技术问题提出意见。互联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申请或者依职权,委托鉴定电子数据的真实性或者调取其他相关证据进行核对。”划重点,也就是说,区块链方式存证已得到法律层面的认可。2018年6月28日,全国首例区块链存证案在杭州互联网法院一审宣判,区块链正式从理论层面和技术层面步入了司法实践层面。特别提示:区块链之所以广受社会关注,根本原因在于:区块链技术使得取证、存证改变了原有证据体系,取证存证成本从原来的数千元下降了至少90%以上,取证存证的时间也降低到5分钟以内。

著作权限制适当引用的条件

“适当引用”是对著作权人财产权的一种限制,那么在我国,适当引用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有哪些呢?下面让小编给大家介绍。

1、著作权限制适当引用条件1、只能引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这限于引用人作品发表的情形,因为引用人作品一旦发表,也必将使被引用人作品部分公之于众,从而侵害了被引用人作品的发表权,甚至是隐私权。

2、目的仅限于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评论中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方式,就是戏仿评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恶搞”。就是利用现有作品的部分要素,并添加评论者的个性化内容,对现有作品的内容或艺术风格进行评论,呈现出滑稽、幽默、挖苦、嘲笑、讽刺的批评效果。

3、注明出处和被引用作品作者的姓名从尊重被引用作品著作权人的权益来看,应当注明出处、作者的姓名,甚至会对作者进行简单介绍,适当引用不得因此而侵犯被引用作品著作权人的其他合法权益。

4、引用必须适当从被引用作品内容的“质”和“量”上看,所引用部分不能构成引用人作品的主要部分或实质部分,适当引用他人作品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应有一定的限度,当引用比例超过一定的数量时可能构成侵权。

著作权法定许可类型有哪些?

在法律特定情况下,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同意发表其作品,但应当支付报酬。而著作权法定许可类型有哪些呢?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

1、教科书的法定许可《著作权法》第23条规定:“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除作者事先声明不许使用的外,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在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该项法定许可必须符合以下条件:首先,使用的目的必须是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或国家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不属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大专院校的教科书就不适用法定许可;其次,使用的内容只能限于已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

2、制作录音制品的法定许可《著作权法》第40条第3款规定:“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经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制作录音制品,可以不必征得权利人许可,但应当按照规定向其支付报酬;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不得使用。”该项法定许可必须符合以下条件:首先,被使用的是音乐作品,而且是已经被他人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如果先前的录制是非法的,即未经著作权人的许可而录制为录音制品,其音乐作品不能作为法定许可的对象;其次,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经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制作录音制品,必须独立录制,其不能翻录他人在先录制的录音制品。

3、报刊转载的法定许可《著作权法》第33条第2款规定:“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以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该项法定许可必须符合以下条件:首先,被转载、摘编的是发表在报刊上的作品;其次,能够转载、摘编的主体同样是报社、期刊社。其他媒体如出版图书的出版社的使用不适用法定许可。

4、播放已发表作品的法定许可《著作权法》第43条第2款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该项法定许可必须符合以下条件:首先,播放的主体是广播电台、电视台;其次,播放的内容是已经出版的录音制品以及已发表的作品,但是不包括电影作品和录像制品。著作权的法定许可适用于对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限制。


 

版权所有:苏州康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QQ/微信:1766534168